北京:从风沙肆虐到花园城市
春季风沙肆虐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北京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.3%,市域范围不仅受到延庆康庄、昌平南口及潮白河、永定河、大沙河流域等五大风沙危害区的影响,还面临着来自西部、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部输入性风沙的威胁。北京坚持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长期任务,陆续开展了“三北”防护林、京津风沙源治理、百万亩造林绿化等系列工程建设。
实施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以来,北京市成立了“三北”工程六期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明确了重点任务,组织实施燕山山地南部、太行山东北部生态综合治理,进一步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。2024年率先启动的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近80%,7个项目区共完成退化林修复、封山育林、人工造林43.4万亩,城市生态安全韧性进一步增强。在“三北”工程六期实施中突破传统,造林营林不再以数量为导向,重点转向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、碳汇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。同时,突破单一生态防护功能局限,发挥森林的游憩、自然教育、森林康养等复合功能,提升市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,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夯实大美森林基底。生态的全面好转也让北京成为生物多样性的“天堂”,根据最新发布的《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(2025)》,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已达620种,其中鸟类种群数量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