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24公顷森林样地完成首期生态监测
央视网消息 近日,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24公顷大型固定样地首期生态监测完成,该项监测历经两年多的实地调查、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,揭示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富集地的奥秘。
该样地位于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黄桑片区,海拔跨度620至850米,是我国北纬26°中亚热带低海拔区域唯一的常绿阔叶林大型固定样地。黄桑片区作为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完好保存着大面积原生性常绿阔叶林,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在国内极为罕见,是研究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最佳之地。
2023年,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依照国际标准建设体系,借助高精度RTK定位技术,将样地划分为600个20米×20米样方及9600个5米×5米亚样方,埋设标识桩9801个,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三维模型,建立涵盖植被、土壤、幼苗与种子的综合监测体系以及三维单木数据库。
生态监测数据显示,样地内胸径1厘米以上的木本植物达11.5万株,涵盖70科168属376种,彰显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。其中,胸径小于10厘米的径木占比85%,径级结构呈倒“J”型,表明森林自然更新能力和稳定性极强。栲树、马尾松等优势树种在小尺度空间呈聚集分布特征,多元回归树分析显示,物种共存以随机扩散等中性过程为主导。此外,样地碳储量高、土壤养分循环活跃、微生物多样性丰富,结合幼苗与种子动态监测数据,共同揭示了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。
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地处北纬26°黄金生态带,总面积1303.8平方公里,是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,拥有大面积的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、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中亚热带针叶林三大森林生态系统。区内生物多样性富集,记录维管束植物208科1051属3084种、昆虫和脊椎动物共54目1999种,其中包括3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、7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、10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、6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。
该样地的建立及长期监测,填补了我国北纬26°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系统性研究的空白,揭示了中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与生态功能规律,其监测成果为我国实施生态保护、植被恢复以及气候应对提供了科学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