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:林业“剩余物”巧变育苗“黄金袋”
近年来,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借力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政策,以“林业剩余物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推广与示范”项目为抓手,用资金“活水”激活科技动能,让林业废弃物变为育苗“黄金袋”,实现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多方共赢。

“过去用塑料容器育苗,不仅成本高,移栽时还容易伤根,且塑料残留会污染土壤环境。”提起传统育苗困境,图强林业局中心苗圃技术员吴风感慨道。为打破这一僵局,图强林业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,将专项资金精准投入到技术升级中,引进轻基质容器网袋生产设备、林业剩余物粉碎设备等8台(套),建成了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生产车间和轻基质容器存放库房。
如今,走进中心苗圃生产车间,原本可能被焚烧的采伐剩余物、枯枝落叶,经粉碎、混合、灭菌等工序,摇身变为透气保水的轻基质网袋。这种网袋可自然降解,移栽无需脱袋,苗木根系完整率超95%;自动化生产线效率较人工大幅提升,年产能突破200万袋轻基质容器。同时,项目每年消化50多吨林业剩余物,减少碳排放40余吨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与生态修复的双重价值。

项目落地更让民生福祉看得见、摸得着。设备操作、基质生产等环节带动30余名人员就业,生产期人均月增收3000元;通过“理论 实操”培训,60余名职工掌握轻基质配比、苗木养护等核心技术,3人成长为技术骨干,为苗圃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。
如今,该项目已成为图强林业局科技兴林的标杆。从 “粗放种植”到“精细培育”,从“资源消耗”到“循环利用”,图强林业局用资金与科技的“组合拳”,让育苗生产走上了科技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之路,成为林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